贵州影像故事㊴|“燕刺梨”丰收记 -尊龙在线登录

我的位置: > 国内 > 正文

贵州影像故事㊴|“燕刺梨”丰收记

  • 作者:向淳 袁鹏
  • 发布时间:2024-09-26 20:42:48

  种刺梨、卖刺梨、加工刺梨24年的“燕刺梨”,竟将宝贝一般的刺梨压榨机“刀枪入库”。这番“神操作”,村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刺梨比他亲儿子还亲,他会舍得不和刺梨打交道?”


  “燕刺梨”大名叫燕启华,今年61岁,是全村第一批种植刺梨的果农,被村民视为刺梨产业的“风向标”。9月25日,初到黔南州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记者就听说这件稀奇事。刺梨地里见面一问,燕启华将记者领到自家刺梨加工坊加工车间一探究竟,原来是老燕的刺梨加工事业迎来新丰收,有了新的“黑科技”——一条刺梨榨汁生产线。


  燕启华按下按钮启动生产线,去刺、清洗、选果、破碎、压榨、灌装……300多斤刺梨原汁,仅需半小时左右,就完成一粒鲜果到一袋果汁的嬗变,再送入冷藏室锁鲜。而在去年以前,靠着老式压汁机,这样的工作量要全家上阵忙活半天时间,代价是两口子浑身酸痛,手脚麻木。


9月25日,燕启华和村民正在刺梨基地加紧采摘刺梨鲜果。


刺梨果脯是燕启华重要刺梨产品之一,去年实现产能8吨,仅这一单品产值就达30多万元。图为9月25日,燕启华正在自家晾晒房里打理刺梨果脯。


经过20多年发展,燕启华家刺梨从最开始的10多亩扩展到如今的150余亩。图为9月25日燕启华正在自家刺梨基地采摘刺梨鲜果。


  “9月启用的这条刺梨榨汁生产线,‘洋玩意’用起来还不太熟练,我打算多试试。”一遍遍调试机器,不服输的燕启华抓起一把刺梨残渣说,“要当就当全村第一的操作能手。”


  交谈间,燕启华搬来自己的第一代、第二代榨汁机和刺梨榨汁生产线同框。燕启华颇为自豪的“三代神器”串联起的产业丰收故事,背后是当地刺梨产业迭代升级,逐渐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的坚实脚印。


  燕启华出生在茶香村一户普通农家,早在1992年,他就前往贵阳市白云区从事水果、蔬菜批发生意,攒下一定家底和客户资源。1998年,燕启华返回茶香村照顾家中的年迈老人。“种刺梨以前,乡亲们住冬冷夏热的石板房、土墙房,那时候连苞谷饭都吃不饱。”苦日子历历在目。


  彼时,没有水田的茶香村,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2000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500元。村民只能靠山吃山,砍柴换点盐巴钱、种子钱,青山满目疮痍,茶香村深陷“上山砍柴—生态恶化—生活困苦—上山砍柴”的恶性循环。


  茶香人并未被遗忘!2000年开始,随着“退耕还林”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推行,龙里各级各部门依托贵州大学农学院设在茶香村的苗圃基地,逐步推广规模化刺梨种植。近水楼台先得月,由此,茶香村成为龙里县刺梨产业产业化发展的“试验田”,茶香人迎来命运转折,荒山坡走向花果山。


  “当时开群众会,不少村民怕种刺梨,怕这个浑身是刺的毛球卖不出去。我站起来说,‘砍柴郎’的帽子戴够了,大家放心种,我收购。”燕启华忆起当初的小插曲。正是在上级支持下、村两委动员下,燕启华等种植大户站起来担当产业发展的“种子选手”。


金灿灿的刺梨鲜果。


燕启华正在调试新建成的刺梨鲜果压榨生产线。


燕启华正在进行刺梨鲜果加工。 


  生态产业茁壮成长,连绵青山回来了。2012年,龙里刺梨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茶香村刺梨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这一年开始,乡村旧貌换新颜,拉动乡村旅游兴起,距离贵阳市仅1小时左右车程的茶香村进入不少贵阳市民的视线,每年刺梨开花和采摘的季节,赏花游览、购买鲜果的游客挤满了小山村。


  这一年,瞅准时机,燕启华花费1980元,购置了一台榨汁机,这一健康饮品很快获得不俗人气和销售业绩。


  “这1000多位客户,基本上都是‘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燕启华打开微信,自豪展示着自己不断扩大的“刺梨朋友圈”。


  “机耕道通向刺梨田,骑着三轮车下地干活,一点不费力。”燕启华感慨道。2016年以后,脱贫攻坚号角吹响,特色产业兴旺、基础设施完善、乡风文明重塑。作为刺梨主产区,茶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升级,旋耕机等小农机基本慢慢普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纷纷涌入农家乐等配套行业。


  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大门,苦练内功,茶香刺梨品牌影响力愈加强劲。2016年以后,自己驾车送货10多年的燕启华,就很少外出送货了,坐在家门口就有客户上门采购刺梨制品。客户一多,供不应求,产量较低的第一代榨汁机迎来“退休”。2019年,燕启华一口气拿出1万5000多元,购置了第二台榨汁机,每天榨汁能力从200多斤跃升至2000多斤。


  时代洪流奋勇前行的波涛,是由亿万朵浪花的舞姿汇聚而成的。这些年,刺梨产业成为贵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从规模化到标准化的产业升级,正迈向品牌化发展新蓝海。


“鸟枪换炮”后的燕启华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


这是2012年8月燕启华花了2000余元采购的第一代刺梨榨汁机,日加工刺梨鲜果200斤。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却见证了燕启华一家从卖鲜果到卖刺梨相关产品的历程。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2019年8月,燕启华一咬牙花费15000余元购买了自家第二代刺梨榨汁机,产能从日消耗200斤刺梨鲜果提升到了2000斤,实现质的飞跃。


  茶香人命运的流转,离不开小刺梨长成大产业。刺梨飘香的茶香村“换了人间”,燕启华和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家门口就地过上了城里人向往的生活。人气渐旺,年轻人纷纷返乡逐梦刺梨产业激活的希望田野,“一度空心化”的茶香村,常住人口超过1800人,而户籍人口为2000余人。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


  “山果也能当果王。”农产品加工这一“魔法师”在刺梨产业上大显神通。龙里县是贵州省乃至全国人工种植刺梨起步最早、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产业综合产值超4亿元。


  在各级各部门引导下,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架起“致富金桥”,奋力拉长产业链条,把土味做“土”、把特色做“特”、把产业做“优”,科技延链、产学研合作赋能“土特产”文章做精做优。截至目前,龙里县打造刺梨果脯、刺梨精酿、刺梨泡腾片等深加工产品,“山野小果”历经“变形”之后成为走出大山的俏销商品。


  燕启华和刺梨结缘24年,种植户们最担心市场波动带来的储存难题。这与龙里县有关部门产业规划不谋而合。眼下,这一担忧慢慢散去,随着25家“先建后补”的刺梨加工坊落户茶香村25户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可有效解决刺梨鲜果储存问题。


  燕启华就是25户种植大户之一,他的第三代“神器”正式登场。“一天可以生产8吨刺梨汁,这条刺梨榨汁生产线花费了21万元,其中一半费用由县里补贴。接下来我将逐步规范厂房、增添设备,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看着明亮宽敞的加工车间,燕启华笑得很真诚,“这都离不开好政策,县里向上级争取资金,重点对我们村刺梨提质升级。县市场监管局的同志主动上门为我们开展加工技术指导,颁发食品安全许可证,支持村民自主开展刺梨加工。”


村民正在等候将采摘的刺梨鲜果装车运回。


燕启华正在调试刺梨压榨生产线。



这是9月25日航拍的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十里刺梨沟刺梨连片种植基地。


  “随行的龙里县谷脚镇宣传委员董雨接过话茬,“政策好,再加上人努力,茶香村刺梨产业会更好。”


  眼下,白露时节已过颇多时日,刺梨采摘接近尾声。燕启华每天背上背篓、戴好手套,晨起赴田间采摘刺梨。在一层梦幻的薄雾中,第一趟拖拉机轰隆隆满载而归。在不远处的家庭作坊,按客户需求,一筐筐刺梨制成果脯、压榨成原汁。


  刺梨采摘、加工季,每天早上到下午,从迎接晨曦到送走晚霞,这样的繁忙劳作场景,刺梨上市旺季要上演好几遍。


  沉甸甸的丰收喜悦,蕴藏着两口子幸福的密码。燕启华算起今年的丰收账:精心侍弄下刺梨种植面积扩大到150多亩,刺梨汁生产线启用,刺梨果脯、刺梨酒、刺梨冻干片、原汁等产品换回沉甸甸的丰收喜悦,预计一年纯收入30多万元。


  过去打牌喝酒的风气逐步绝迹,大办酒席也变成了帮忙联系客户以表心意,村民钱包鼓了,脑袋也在富起来。茶香村依托刺梨产业“接二连三”有力推进了乡村“富学乐美”,燕启华盼望未来的茶香村,成为刺梨产业高地和精神文明高地,实现“双丰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范朝权 尹长东 刘斌

文/向淳

图/袁鹏

视频/龙里县融媒体中心

宋学兴 邹海姣

编辑 郭芳霞

二审 谢宇彤

三审 杨仪

"));
网站地图